建筑景觀師與綠化景觀師在海派園林設計中分歧初探
22
2018-05
編輯:管理員
源于:新聞中心
瀏覽:631次
畢業(yè)于建筑專業(yè)與綠化專業(yè),知識背景不同,或工作于建筑+景觀設計事務所,與工作于園林綠化公司或綠化設計院,不同側重點的景觀設計師,大體上分減了建筑景觀師和綠化景觀師二大陣營。他們在設計室外綠化景觀環(huán)境時,形成了上述二大原因造成的不同特點和區(qū)別,甚至,如果分別請二種不同的景觀設計師,設計同一項目,將會產生相矛盾的風格和設計理念及原則完全不同的作品。
以格林風苑城小高層之間,半地下車庫頂上的室外集中公共綠地為例,建筑景觀師與綠化景觀師的設計,充分體現了這種區(qū)別。
一、在創(chuàng)作主題上,建筑景觀設計師的設計是要創(chuàng)建一個景觀廣在場,而綠化景觀師的設計,則是在創(chuàng)建一處城市花園。
1、建筑景觀設計師,一般首先注重的硬質景觀的總體布局,而且設計的主題硬質景觀為主體,往往視軟景和綠化為輔助要素一樣。然而,綠化景觀設計師,著眼于德則是集中綠地的布局,一般將硬質景觀及水景作為景點,布置于主題花園之中。
在格林風苑城的半地下車庫頂室外空間中。建筑景觀師,以三種不同的景亭,組成了三組不同風格的主題廣場。所以建筑景觀師,將圍繞于景亭的綠化配置,以及不同形式的風景,作為襯托景亭本身。如以苦山水配日式景亭;以鋼、玻璃為主材的流線形現代景亭,配色塊和規(guī)整式等距跌瀑;以全敞開式木質景亭,配放射狀壓模洛石(木紋)大廣場及樹陣。
但是,綠化景觀師,設計的景亭,首先考慮的是景亭看出的風景,其次才是景亭本身的風格。山頂上的現瀑磚木亭,看出去的是黃石跌瀑和管修竹;溪畔竹叢中的竹亭,觀賞中的則是水中的扶蘇流影;而玻璃鋼亭可欣賞的,則是親水平臺下的景池和噴泉。
所以,建筑景觀師首先考慮的是景亭本身的效果,而綠化景觀師考慮的則是景觀亭的景觀效果。在建筑景觀眼中,景亭是主題,在綠化景觀師眼中,景觀更多被賦予了觀景的功能作用。
2、建筑景觀師,一般將室外空間更多的視為建筑主體的合理外延,強調的是環(huán)境功能的合理性,環(huán)境交通功能,結構功能被著重關注,這是一種偏規(guī)劃性的理性設計,但建筑景觀師設計的往往是主題廣場。
綠化景觀師,則更多注重的是環(huán)境的視覺效應和生態(tài)性,注重創(chuàng)造一種環(huán)境的回歸自然感。所以更多的考慮的是室外環(huán)境的地脈、綠脈、水脈、文脈的走勢,往往硬質景觀只是一種點綴,而不是主景;山水相依,春花秋艷,鳥鳴魚游;六維景觀的綜合;形成了綠化景觀師感性化,個性化的創(chuàng)作特點,其作品,更多的是花園而不是城市廣場。
一般建有大廣場,大水景的作品,皆出自身建筑景觀師之手;而一般堆土建嶺,峰回路轉的作品,則出之綠化景觀師之手。
在格林風苑城的設計中,寬大的彩色道路,主景觀的鋪裝廣場,富于特色的景亭和水景,充分體現了城市現代廣場的卓越和現代。但是眾多的硬質景觀,將綠地分割的過細、過碎。由于這是一個建于地下車庫頂上的中央集中綠地,一旦綠地被分割得過細,地下土壤中互不慣通,植物無法在非生態(tài)的環(huán)境中良好生長。過于平展的地表,不利雨季地表水沿地表斜石排水,積水又將造成植物種植條件的劣化。
綠化景觀師所設計的A、B、C三區(qū)“空中花園”,則分別以大面積水景和樹島為主題的“空中湖色”花園;以推土成丘形成森林景相的“山色染樹”花園;以及以假石瀑布,花壇,樹陣為邊緣的“生態(tài)廣場”花園,充分利用地下車庫的交差,沿車庫邊緣設計了一組GRC造型跌瀑群。
主題的多樣化,形成了景觀要素的多樣化,雖然在格林風苑A、B、C區(qū)的景觀中,建筑景觀設計的城市廣場,俯看效果更大氣和更具有現代感,但綠化景觀設計的空中花園,則留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。
二、海派園林的特色,及其對設計的一般性要求。
無論是建筑景觀師的理性,大氣和現代;還是綠化景觀師的優(yōu)美,個性和生態(tài),其設計所必需首先明白所謂海派園林的特色,及其對設計和施工的一般性基本要求。
所謂的海派園林,是指一種內涵和外延都很寬流的概念,可以是海納百川式在上海的所有格式園林,但從純本土設計師創(chuàng)作的作品而言,這一概念,僅指以上海地方特色,以上海人文審美觀念評判,設計創(chuàng)建的,具有上海特色的園林,這類園林不是從海外抄襲來的概念下建造的那些在上海的所謂:歐式、美式、地中海式等等園林,而是服從于上海審美目光的園林。
僅這一概念而言,海派園林具有下述五個著名的特征。
1、大量使用圓弧形曲線
無論是園路、地被,甚至建筑本身,大量使用圓潤、流暢的弦線,尤其是半圓,或是三分之一圓的弦線。使用這些地形曲線,主要是上海土地資源有限,要營造:“小中見大”的效果,必須減少直線的園路和平鋪直觀的綠化地形式廣場小品,以增加其線性上的長度和綠地邊緣,或水景、廣場小品邊緣的視覺周長。同時,互為背景的設景手法,必需要圓弦線的地綠曲線,來實現360o視覺更深、更長的變化,來實現互動。視覺心理上,同樣面積的圓形,比矩形或方形,都顯得大。另外,植物生態(tài)化的栽植,依托于弦線形的等高線展開,也才能營造出源于自然,而勝于自然的景相。
與道路,中央綠地相呼應,水景、廣場、平臺、廊架、景墻、假山,也是弦線狀展開。目的,也是在有限的空間中,營造出感觀更豐潤,視覺更豐滿的景觀效果。
但是,正由于弦線的大量使用,就要求一切景觀要素必須比依照直線、矩形布置的各種小品更精致、更獨立成景,因為弦線接點是種模糊的接點,各景自身必須優(yōu)美、流暢,才能形成一種和諧的整體。弦線景觀的各接點是柔性、漸進、互滲的;直線、矩形各景觀的接點,則否,分割明確,剛性,直現的。所以,海派園景觀的第一個顯著特征是:“崗柔并濟”這也充分符合中國追求“天人合一”的傳統(tǒng)理念,以相:“陰陽生二極,二極生萬象”的人生哲理。尤其是上海人,非常懂得和注重:陰陽互濟,互生,互補的平衡性,所以在人文情懷上,海人也是最接近小資性情的人群,善于在互動中和諧相處,也正是上海人的一個著名特點:圓滑。
弦線裝飾的庭園,也許正印襯了上海內心深層的這一情結;同時,人格地埋化的表現,也揭示了上海人一貫謀求室內、外空間“小中見大”,盡可能在有限空間中容納更多功能的“小而金”心態(tài)。也正因為圓弦狀的空間,可以包含更多全視相,多變化的景觀要素,并在其中,使之互為背景。弦線—成為海派園林的生命力線。
以我公司設計、施工并且獲得“園林杯”的“國家生物芯片中心”的是外環(huán)境為例。
工程總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,其中建筑面積占1.9萬平方米,道路基廣場占1萬平方米,水景面積占1千平方米,綠地面積只占有近1萬平方米。在這有限的空間中,怎樣做到以小見大,營造出峰回路轉的豐富景觀,我們只能以弦線性的布局來實現這一目的。
所以,中央景區(qū),我們以一個帶有消防蓄水功能的圓形景觀水池為主景,中間以一組玻璃水幕,連接一個樹島,形成既現代又生態(tài)的主景。景池本身以小圓切割成鋪裝,以追求單一面積水景中的多樣化變化。
其實,這是一個藥品生產基地,要求所種植綠化不能有花粉。如果有建筑景觀師設計,水景、廣場將成為互態(tài),而且體量將更大。但是,庭園環(huán)境所要求的是創(chuàng)造一個花園,所以硬質景觀必須小而精,以實現綠量的最大化。而這一點,我們做到了,為此,本項目,獲得了上海市“園林杯”獎——無花也優(yōu)美,這依然是花園式環(huán)境,又為“國家生物芯片中心”贏得了上海市“花園式單位”的榮譽。可以說,這是一個在條件嚴格有限的情況下,創(chuàng)造的典型海派園林。
2、精致、典雅、漸進、互滲的園風格
方石可以粗糙以顯其雄渾,但圓石只能以其精致而顯玲瓏典雅;體現在園藝技術上,地衣皮的精心配置,尤其是圓曲勾勒,都要求必須進行精修剪,所以,海派園等的第二個顯著特征,但是各種造型式的。綠籬的精修剪。彩色橫紋的廣泛使用,一方面是要符合造園整體布局的要求,另一方面也是色塊地被種植樹園藝本身的要求,否則不可能營造出圓潤、流暢的各種造型和色塊。數種不同色彩的交叉使用,其合理的過渡,只能通過精修剪來實現。生態(tài),在海派園景中被演化成不同色彩植物在同一地塊中的共生互襯。同樣,形量總不是很大的園路、景墻、溪流、假山、廊亭、親水平臺,一般都布置有景觀家具的小型廣場,正因為其小而圓,所以在工藝上,總被要求達到精致。而且各種材質、材料在同一景觀要素上的同時使用,更要求工藝精致,造型典雅,彼此滲透,互相襯托。在海派園林中,使用同一種材料的景亭已經不多見,水池、溪流的用材也往往是多樣化的。玻璃配彩磚,黃石假山配卵石溪流,文化石飾面配木柱,硬質景觀同樣在追求不同質感材料的互生。尤其在道路和廣場鋪裝上,使用不同材質、色彩材料,通過一定圖案即便是壓橫洛石,也有變化,至于其路緣側石肯定將不同,以形成個性明顯,變化多樣的景觀。
所以,地被色塊模紋的精修剪,景觀小品的色彩、質感豐富,都體現了海派園林追求:精致、典雅的風格特征。往往在海派園林中,以小而精的作品,引人入勝。
同樣以“國家生物芯片中心”為例。圓弦形的中央噴泉景池,沿圓弦拋物線,延伸開去連接著一組黃石跌瀑、溪流假山跌瀑又放射性的接著一組曲徑回廊,在它們圍繞形成的半開放式圓形中綠地中,又以一組對稱延伸的彩色曲線模紋,勾勒出一道亮麗的植物帶,中央大草坪中則以一株造景大樹點綴,使整個中央景觀區(qū),既有高低起伏的變化,以滿足視覺三視線的景觀要求,又使整個景區(qū)軟化而生態(tài)。由最低的景池,到中間的廊架,再觀望向大草坪中的生態(tài)大樹,整個景區(qū)線性流暢而明快,景觀豐富而簡潔,正因為使用的是柔性的圓弦形布局,才顯得中央景區(qū)景觀豐滿而優(yōu)美。其中無論是精修剪得彩色模紋(金葉女貞),還是玻璃水幕裝點得圓中套圓的景池,以及精心布置的黃石假山、溪流都體現出了海派園林的那種俏麗、典雅。但是如果中央景區(qū),一旦用方形的廣場,內置必須是方形的水池跌瀑組成,勢必將園路,中央綠地都切割成矩形,雖規(guī)整,但絕不會靈秀,可能大氣,但絕不可能雅致。其精妙就在于每個細節(jié)都體現出來了設計精巧的匠心。如此園林,足可讓人駐足,方顯出價值。尤其是水池中的那一組扇形張開的玻璃水幕,將水垂直起來,夜間通過水下射燈的照映,又貢獻出了另一個有情趣的色彩動態(tài)景墻。而水不開時,毛石的玻璃幕墻本身,又是一組具有人文含義的立體景觀:寓示著“國家生物芯片中心”的科研產品,晶潔干凈。以玻璃水幕墻于水中一立,水池由此而一躍成為名符其實的景池:秀氣而又整潔。
3、精明——這是海派園林景觀要素皆具有一定實用功能的又一顯著特征。
在有限的空間中,無論是垂直綠化,還是作為第五維空間的屋頂花園,每一處景觀,都盡可能地服從,或是滿足一定實用功能的要求,這是海派園林體現上海人人文特色的一個顯著特征。而是,越來越多的使用功能。也就是說,景觀越來越多的被要求與實用功能相結合。
小到景石、樹樁成為背景音響的喇叭,大到景池成為室外消防蓄水池,連立體花架由于而配置了不同的藤本植物,也成為別墅的識別標志(獨立別墅由于而分別成為“玫瑰苑”、“紫藤苑”等)。同時,改革開放之初,由境外設計師引進的透空鋼構景亭,只是遠視性,不具有可在其中坐看雨景的功能,所以漸漸的被淘汰;相反,可以作為三角泉口的陶模,卻越來越多的使用。
總之,在海派園林,被新引進,并且被更多的接納的景觀要素,越來越多的是具有實用功能的要素。而景觀要素的組合,也以實現實用功能為準繩:陽光拉膜配燒烤壇;不同形狀的花駁,成為路口指示牌;燈柱成為雕塑;親子樂園座椅的卡通化;圍墻柱與燈柱的一體化;沉床式花壇與標外型相一致;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產品的引進(比如既耐澇,又耐旱的佛甲草被引為屋頂花園的地被),皆以是否可以附帶更多實用功能為標準。
這就引伸出一個建筑景觀設計師與綠化景觀設計師之間,既相矛盾,又值得彼此借鑒的一個關節(jié)點。那就是往往在同一面積的造園設計中,建筑景觀設計師設計的作品,單位面積的造價遠遠高于綠化景觀設計師設計的作品,但是,建筑景觀設計師的設計,卻往往更多考慮到了景觀的實用功能,尤其在景觀家具的配置上,建筑景觀設計師更多注重的是景觀家具的實用功能,這也是建筑景觀設計師作品,雖然造價高,但往往又不更被建設方接納原因的所在。所以在方案階段整合綠化景觀設計師與建筑景觀設計師的各自優(yōu)點,才能創(chuàng)造出理想的作品,應該符合室外環(huán)境價值最大化,綠量最大化,造價比最優(yōu)化的三大設計條件。
同時,以此三大設計要滿足的要求來看,海派園林確實是一種充分注重環(huán)境實用功能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實用功能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小品小而精致的園林。
無論建設方對設計師作何重點側重面的選擇,海派園林所追尋的那種著名風格值得追求和延續(xù),因為這一風格,其內涵是上海人文特點的體現。
城市景觀,永遠只能是人文景觀,因為這是為人而造的環(huán)境。